手机购彩welcome首页技巧-客户端下载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力拓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力拓集团首席商务官兼中国区主席白睿明(Alf Barrios)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加强与中国伙伴的联系和交流至关重要。
作为全球矿业巨头,力拓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个世纪。
“今年年初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刚刚调整,我就马上来到中国,与我们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还有中国员工见面交流。”白睿明说,中国是力拓最大的市场和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其技术、解决方案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如今,中国已贡献了力拓集团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力拓最大的单一股东中铝集团也是中国企业。在此情况下,加强与中国伙伴的联系和交流至关重要。
抱着这样的心态,力拓不仅多次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即将启幕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也有力拓的身影。“链博会的举办彰显了中国在促进全球发展、稳定全球供应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力拓希望在其中发挥作用。”
本届链博会上,力拓将在智能汽车链设立展台,展示公司生产的用于汽车车身及零部件制造的铁矿石、铜、铝等材料。力拓还将展示与其下游客户的合作成果,如福特的经典皮卡F-150模型,这是全球首款全铝车身皮卡,所使用的高强度铝合金有助于提高性能、减轻重量。
谈及大宗商品供应链发展态势,白睿明认为,采矿业供应链具有全球性、长周期及资本密集等特点。矿区往往地处偏远、环境艰苦,需要复杂的设备及材料物流运输,且相关材料对维持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预计今后大宗商品供应链不仅需要抵御各种风险,也将向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在增强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相应减少碳足迹。
他坦言,全球供应链实际上一直在发展变化。近年来,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中已处于领先地位。
白睿明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的重要支撑,也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基础稳固,其韧性和完整性为跨国企业深化在华发展增添了信心。
目前,力拓已与宝武、首钢集团、清华大学等中国企业、高校和机构开展相关研发合作,共同探索低碳钢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力拓还在北京成立了中国技术与创新中心。
“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做出的承诺与力拓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这也确保了我们在与中国伙伴实现共赢合作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白睿明说,中国在多个领域引领了全球绿色技术的发展,这让力拓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巨大潜力。(完) 【编辑:刘欢】
中新网上海11月27日电(记者 陈静)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管理学能提供什么样的智力支撑和技术服务,这是摆在每一位管理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记者27日获悉,在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主任石勇看来,“新管理学=现实+数据+‘大模型’+应用”,把管理学数字化,会得到新的管理学的应用。中华文化与数字化相结合,就是数字中国的发展方向;管理学与数字化相结合,就是新管理学的发展方向。
2023年复旦管理学论坛上海举行。(复旦大学供图)
在以“管理与中国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复旦管理学论坛上,石勇对比国际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表示,中国数字经济有三大优势: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数字技术研发优势。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认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创新驱动创业这个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作用。通过100多家企业的案例分析,她提炼出“创新驱动创业,创业反哺创新”的理论框架,并指出,创新驱动创业对于政府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竞争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迈入数字时代,管理学要解决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柳卸林指出,应以企业为核心技术创新主体,鼓励企业设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传统企业提高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在产业导向的科研项目中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企业参与决策过程等。这位学者表示,管理学要解决原始创新不足的挑战,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管理理论,以系统的思维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管理学需要发展新的管理工具,发展基于数字化AI的管理思想;管理学要构建新的创新开放管理体系,兼顾发展与安全、自主与开放式创新,参与布局、打造全球化产业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阐述了“金融如何激励创新”的相关思考。他认为,创业和创新是对未知路径的探索,创新具有周期性长、不确定性大、风险高的特点,面临着“长短期二元悖论”。利用金融的手段、金融的力量、金融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激励创新,要关注宏观的金融制度,中观的金融市场和微观的企业战略层面。他说,从金融层面激励创新,对于中国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国际竞争的核心就是技术的创新、科技的竞争,通过“强”金融来强大国力、支持创新,可以帮助中国在未来国际竞争、博弈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该论坛由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顾基发获颁“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吉林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蔡莉,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柳卸林,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获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获颁“复旦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于2005年9月发起成立,是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管理学界第一个奖励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奖励中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倡导管理学理论符合中国国情,与实践密切结合,推动中国管理学长远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学人才成长,提高中国管理学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表示,复旦管理学论坛每年循环以管理学的三个子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为主题,以具有真知灼见、做出卓越贡献的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为对象,搭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交流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在管理学领域发挥重要引导示范作用。(完)
- 上一篇:重庆直飞悉尼洲际客运航线复航
- 下一篇:东北县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